我參加一個教育課程培訓,一心想將來在學校協助細女;沒想到培訓竟為我帶來靈命更新。
我是英文老師
讀寫聽說英文,全是我的強項。我有信心在一、兩天內,完成六天的六本測驗和考試。 於是,隨身帶備了想翻譯的祈禱書,滿以為在每天下課後,可以有空開工。怎料原來每天六點半起床、七點半早餐、八點上課直至下午兩點、接著是不同的講座、課後還有功課、每天且有不同的小測、大測、背聖經、做報告、寫撮要、做壁報板、分組負責早會敬拜及幾個小息的活動等等。
課程有賞罰制度
每天受罰超過三次,便須罰留堂! 有些同學受罰後,有很大挫敗感。老師測驗發問時,常有同學不懂回答,會急得哭起來; 有同學壓力太大,連生理周期也亂了起來。有些同學溫書溫到半夜兩三點,睡覺對我來說,至為要緊,當然沒有奉陪。
生命影響生命
謙卑的A先生
每天早會內容由大會負責人A先生宣講。A先生培訓了那麼多年,講了那麼多次道,仍是那麼真誠、謙卑,一點也沒有因循。從心而講,很有passion,我們聆聽時,很有領受。
此外,A的太太和年幼的女兒,也有協助6天的課程。他們一家服侍周到,天天有水果和餐館的湯水供應,對我這個水果王和湯水王,真是意外驚喜。
最後一天,很有心的同學,為A先生一家和其他6位老師,每人做了一張有齊全班同學簽名的感謝咭。A先生雖身居要職,是真摯的人,面對這沒有心理準備的surprise,上台領咭時,還是感動得哭了。
我祈禱祂保護A先生和家人的心,免受那惡者將來任何的欺騙和利用,保護他的團隊,一年到晚,出入平安,到更多單位,留下更多正面的鼓勵和祝福,因為各單位走這窄路,實在需要更多的保護和讚賞。
關愛的B校長
B校長是講座Role of Supervisor的講員。她最感動我的,是她對學生的關愛。她每天早上五點起來,六點到學校,跪在每一個學生座位前,遂一為他們祈禱。
我馬上想到我自己,我每天都會為兩個女兒祈禱,間中也會跪在她們房間,為她們祈禱。看見講員的role model後,我立志每天跪在她們房間,為她們的需要祈禱。
此外,她有提及一位學來學去也學不懂26個英文字母的同學。他提醒我們,沒有一個學生是不想自己進步的! 每個人都想自己進步,但有什麼方法呢﹖
她也不知道怎樣做,禱告後,她用了唱歌的方法,結果那學生一學就會,熟記了那26個英文字母。
沒有貪愛世界的同學
來自各地老師同學的榜樣,深深打動了我。他們大都大學畢業,說得一口流利英語。在大城巿教書,本該有豐厚的入息,但是為了服侍學生,甘願收取低微的工資。其中一位更在早會分享約翰一書 :
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。人若愛世界,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。
因為凡世界上的事,就像肉體的情慾,眼目的情慾,並今生的驕傲,都不是從父來的,乃是從世界來的。
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,惟獨遵行神旨意的,是永遠常存。
他有兩個學位,且剛結婚兩年,雙親在遠方的家鄉。他只收微薄薪金,父母當然有微言,心深不忿。
他這顆單純服侍主的心,我敢說,絕對也是全場六七十位老師同學的心志。
我知道他們在家鄉生活不易,真想日後有機會,能繼續鼓勵他們,為他們加油。
同學中,還有幾位第一次遠道從美國和加拿大的外籍弟兄姊妹,無懼文化差異及言語不通,為的是要服侍當地人。
堅持禱告的C小姐
C小姐是其中一位老師學員,她對禱告的決心和堅持,令我讚嘆,是我的榜樣。她曾經靠祈禱,醫好了自己和親人的頑疾;也藉禱告,被神大大改善了自己的脾性。今天,她在學校盡力愛學生之餘,也不忘遠方馬其頓的呼聲,希望他朝可服侍他們。
互助互勵又互勉的香港7人組
我們一行7人,從香港出發,大家互助互勵又互勉。每天早會的頒獎時間,如果隊友有獎,我們都會為他們高興,熱烈鼓掌慶祝。因為他們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! 一切就如聖經所言,與喜樂的人同樂啊!
每天晚上,是我們一隊人的祈禱敬拜時間,是互相守望的良辰。有晚,當我見各人,因排山倒海的功課,憂心忡忡,便分享《靠著耶穌得勝》,鼓勵他們。也體現了與哀哭的人同哭。
其他晚上,隊友們分別分享了《十架的冠冕》、《沙漠中的讚美》,這些都反映著大家當時的擔子很重,需要主揹起經過。
我們從彼此不相識,到彼此激勵,是主內一家,愛的化學作用,也是患難中難忘的真情。
微不足道的犧牲
有一次,我為了要鼓勵一位終日愁眉苦臉,常感氣餒的學員,(雖然我對她的壓力來源全不知情,也不方便過問),便主動跟大會提出,要把我將會獲得的其中一個的獎項讓給她,好給她鼓勵。因為連日來,她一個獎都未領過。大會明白我的心意後,如我所願,把本來是我的獎勵,轉了給她。那一刻,當我見她上台領獎時,是真心為她鼓舞。心裡也十分激動,因為自己微不足道的犧牲,可以成全別人,造就生命。
六天的心靈洗滌
信主多年,我很少去培靈會。我較喜歡閱讀屬靈書籍,在平日實踐信仰中操練。
畢竟不可能天天活在山上,只和耶穌獨步在山上的花園裏; 就算山上風光多明媚,我們還是要下山,生活在人群中間。
不知怎的,完了六天的課程培訓,我彷彿去完培靈會般,重新得力。原因可能是每早祈禱,每次測驗前又祈禱,晚上還有祈禱敬拜,而且平日與六十多位心裏火熱的老師同學所談論的,盡都是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,難免愈分享,心裏愈火熱。
受訓的課程,是本於聖經,由神的話出發,以神的話為依歸,真難得有這樣的教導。因為祂的話比一切珠寶更寶貴,智慧比珠寶更寶貴,箴言3:13-15不正如此說嗎?
得智慧勝過得金銀
13 得智慧、得聰明的,這人便為有福。
14 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,其利益強如精金,
15 比珍珠寶貴,你一切所喜愛的,都不足與比較。
7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,無論你坐在家裏,行在路上,躺下,起來,都要談論;
9 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,並你的城門上。」
每天早上思想如何在生活上、工作上、學校中、家庭裡,無處不在地傳遞這珍寶。生活在廿一世紀的我們,有否無處不在地聆聽我們的手機,多於珍惜神的話,並薪火相傳呢?
還記得其中一本功課,主題是領導力。功課以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榜樣,祂本是神,卻取了奴僕的樣式,存心卑微,以至於為我們的罪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; 在世時,更為門徒洗腳。作為領袖,祂的卑微俯就,是我們最好的role model。透過做功課,重溫耶穌基督雖為領袖,但竟願意成為奴僕,並為我們犧牲的大愛,感動的淚早已滑出來,並要在做功課中途停了下來,仔細默想,我是何得不配神的厚愛。面對本來完全豐盛的主,尚且虛己為我們犧牲到極點,我進一步反問自己,還有甚麼值得我自誇和驕傲的呢!
回港後的回應
更珍惜祂的寶藏
經過了六天的培靈會,回港後,我更珍惜閱讀祂的寶藏 (神的話); 特意放了一本屬靈書籍Touchpoints - God’s answers for your daily needs在電腦桌前,因為每天用電腦的時候,經常要花時間下載不同的軟件或網站,雖然只是短短幾秒,但也不願意呆望著熒幕,浪費光陰。 看一段短短聖經,感到清新滋潤,因為Touchpoints系列,有不同對象為主題,全是問答形式用聖經回答問題。
每天早上,我總會閱讀兩本靈修書和十本祈禱書 (為丈夫、子女、自己、其他國家的祈禱),還訂閱了Jack Hayford的電子版靈修,全部有很好的鼓勵,回家後,我把經文記錄下來,以待日後用這些經文來祈禱。
隨時隨地祈禱
回來後,學習祈禱更隨時隨地。
例如走在路上,踏著許許多多枯葉時,我會祈禱 : 「主啊!請幫助我,把舊我如這些枯葉般一一枯萎、剝落。」
又例如在家洗碗或洗地或洗衫時,便禱告 : 「主啊!請您除去我裡面一切的污穢,趕走一切私慾邪情,讓我成為合用清潔器皿,合乎主用。」
不但自己操練祈禱,而且為了鼓勵更多信徒,靠祈禱得勝軟弱,決定開始翻譯一本極好的祈禱書為中文,讓更多人同得祈禱的好處和祝福。
隨時聆聽聖經
以前在家裡,重覆做一些沉悶的家務時,總會聽著電台節目解悶。回港後,我把家中所有的中、英文版聲音聖經,全部拿出來,做家務時會聆聽聖經,或在you-tube播放詩歌,口唱心和讚美主、思想主、投靠主。讓腦袋讚嘆神的恩典和大能,少思想自己的困難和苦惱。就是如此這般,困難常有,但靠主多了,便少有失眠。生活常可靠主喜樂,我常對主說:「主啊!若沒有祢,我的生命唱不出感恩的歌。」
最重要是個心
六天的培訓,是心靈的洗滌。正如箴言所言 : 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。
所以保衛心靈免受一切的污染和傷害,尤為重要。
香港單車隊名將李慧詩,被問及下一屆奧運,已經是32岁,隨著年紀愈長,體力可能比現在差,會否仍繼續参予? 她平實、冷靜和堅定的回答 : 「最重要是個心,在乎個心想唔想,如果想,一定做得到。」強烈振奮人心。
今天,你的心,狀態如何? 心靈需要振奮嗎? 但願以上我所提及,非常有效的種種自我補心方法,希望也成為你的祝福。
(寫於細女初中時,為了保護受訓課程、地點和人物,內容全以代號代替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