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

年年難過年年過

轉眼細女P.5,還記得當年小一收到小一的考試範圍後,好驚;怕她完全不會知卷內的題目問甚麼﹖怎樣答﹖好驚,心都打冷震;

打了個電話向一位退休社工求救,加上她也是過來人,小朋友已經在社會工作中,她絕對明白我的恐懼和辛酸。

第二位是班主任莫老師。「細女可能讀題目都有困難,怎麼辦﹖」我的確百分百焦慮。「所有小一考試卷都有讀卷的。」完全如釋重負,「而且考試前會有一份溫習卷,老師跟同學一齊練習,到時考試卷是差不多的。」難以想像有那麼好的學校,為學生的循序漸進,着想的好。

勉勉強強升到四年級,差不多全部肥佬,除了英文、體育、常識、宗教、視藝,確實有點心寒and無奈;心寒是份卷已經較其他學校淺,無奈是既不能用高壓政策,就算再迫也是記不到!唯有盡量鼓勵再鼓勵。過去兩年忙於其他家裡事情,未能全力、全方位、全心全意協助她的學習,踏入小五,會盡量再做多少少,讓她的學習生活好過一點,會循以下方向走:

-       8月尾未開學,已開始預備所有科的第一課,讀讀課文,作業解釋一次,避免她上課時,不知道老師講到那段那行,解釋課文內的生字,讓她知道課文的大概內容,萬一老師問到,都不會口啞啞和被同學說她咁「楂!」; 

-       作業也要看先讀讀,否則在學校的自修課時,就不懂怎樣做功課,她直言怕齋坐,浪費時間;

-       開了學半個月有功課,但未有默書,做功課仍會頭暈,一條題目有大部份看不懂,就算解了題,一下子真的記不到那多我講的內容,所以,常說頭暈

-       會借同各科課文內容有關的書本、VCDCD ROM和談論並實踐,務求讓生活和課文融洽,例如,中文科第一堂教的是茶餐廳,談論的是西多士、义燒炒意粉,便在家中整一次,加深她的記憶;英文方面,暑假去了學障會的phonics班,老師陳sir本身也是家長,現在孩子都大學了,他的確教得好,英文識拼字,便識寫字,眼見她暑假開始用英文寫日記,雖然寫到錯晒,但以不愛寫字、記字、背字的她,仍有這主動性,不得不感恩之餘,必須歸功練sir的啟發; 

-       課後會閱讀更多中英文圖書,到圖書館、圖書車和大學圖書館借,或教協圖書室買,作為獎勵; 

-       數學方面,剛join了學障會專for小五數學班,老師也是學障家長,兩位公子已在台灣讀大學,她教小朋友別樹一格,至少讓細女在短時間內掌握了第一課,而且很有信心,沒有太多錯在第一課作業,功勞又是歸於老師。 

(寫於細女小學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